以大地为课堂,探索野外实践教学
——赴海口火山群开展野外实践教学活动
为深化地理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教学能力,海南师范大学2024级学科教学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唐少霞教授的带领下,于2024年4月10日上午赴海口火山群地质公园开展《地理实践与实验教学研究》课程野外实践教学活动。本次实践以“火山地貌与人文地理的融合探索”为主题,通过实地考察、互动教学与体验式学习,助力学生夯实专业基础,拓宽教学视野。
火山地貌探秘:从理论走向实践
清晨8时,全体师生抵达海口火山群地质公园。唐少霞老师结合现场地貌特征,以马鞍岭火山为例,生动讲解了火山喷发、熔岩流动特征及火山地貌的演化过程,同时还指导学生通过外观特征、结构、构造、成分等方面来区分各类岩石。学生们通过现场听讲解及触摸各种形态的玄武岩、观察火山口形态,查阅相关资料,更好地了解火山地貌形成的机制及岩浆岩的的成因、结构及主要成分。
人文地理体验:传统技艺中的玄武岩智慧
实地考察火山地貌之后,同学们还实地观察了当地村民利用玄武岩制作生产生活用具的传统工艺。同学们通过现场观察及触摸那些以玄武岩为原料打造的石臼、石磨及利用玄武岩建造的传统民居,更好地理解玄武岩在蓄水、保温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不少同学都感慨:“平时觉到课本中的‘火山岩利用’抽象概念,但在这里变得鲜活,村民因地制宜的智慧让我们深刻理解到地理知识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强调了对真实地理问题的发现与探索。本次野外实践教学活动使同学们深刻意识到“地理教学不能局限于室内课堂,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让学生面对真实的地理问题,运用综合思维及区域识知能力去解决真实的地理问题,进而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同时同学们也意识到“好的野外实践课程开发,必须进行扎实的实地踩点,只有通过实地考察调查,才能设计出好的野外实践教学内容”、“此次野外实践教学活动为今后开展地理实践教学积累了宝贵素材,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知行合一”在教育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