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2日,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郑志群教授莅临海桂中学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巡回指导活动。此次活动由郑志群老师、海桂中学的李燕娜老师及海桂中学信息技术组长吴天翔老师主导,通过听课、评课,深入了解实习生的教学实践。此外三位老师还提供专业的教学指导,有效地促进了实习生教学技能及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对教育理念的深度碰撞与交融。
初遇·启迪——郑老师莅临学校与实习生亲切交流
郑志群老师到达琼海市海桂中学,与在此实习的七名实习老师进行了一次意义深远的交流。
在交流会上,郑老师面带微笑,逐一询问了我们的实习情况,详细了解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她耐心倾听我们的分享,不时点头鼓励,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关怀和支持。郑老师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为我们接下来的课程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支持。

讲台初体验——实习老师授课,郑老师旁听
第一节课由海南师范大学实习老师刘子康进行授课,课程内容为《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刘老师巧妙地运用一个有趣的漫画作为开场,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刘老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他不断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并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他运用了多个生动有趣的案例,如桌椅的设计如何更好地适应人的生活习惯,以及身边环境的颜色如何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状态等,这些案例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也使得理论知识更加易于理解。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的相关知识,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这堂课在学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他们未来的设计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二下午第一节课,由实习老师彭长健来为高一7班的同学,讲解4.1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这一课的内容。彭老师以我们周围有什么?对同学提问引入到人机关系的定义,通过通信技术的发展深入浅出的讲解人机关系的目标,最后通过四个案例告诉同学:良好的人机关系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四组关系。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周三上午第三节课,由实习老师汪梦婷为高一20班的同学进行上机课教学,讲解Python单分支if语句。汪老师从生活中旅游买学生票的例子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if单分支语句。通过知识讲解、实例说明、互动提问、上机实操练习等几个步骤结合,完成了这一课的教学。每部分知识讲解完之后,都留有时间给学生进行上机练习,以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查漏补缺。本节课整体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积极配合老师自主上机练习操作,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整体时间把握稍有不足,还需改进。

实习老师王玥讲授的是高中通用技术的课程《常用的构思方法》。其课堂利用多个实例刺激学生眼球激发其兴趣,设计了多种活动环节与学生互动,便于学生理解生活中常用的构思方法,课堂节奏把握较好,增加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设计台灯的环节并在班里介绍分享,学生对该活动积极参与,同时课程设计环节完整。但课堂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在郑老师的指导下明确了改进方向。

实习老师王相然本节课的授课内容是高中信息技术scratch第六课时山地足球,王老师深知编程对于高中生的意义。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们不仅能够学到编程的基础知识,还能通过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作品。这次,王老师选择了Scratch这一适合初学者的编程平台,带领学生们一起打造“山地足球”小游戏。通过这次课程,学生们不仅掌握了Scratch编程的基础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作品中。他们不仅提高了编程能力,还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体验到了编程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实习老师刘越老师讲授的是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第一课Python绘画初体验,引入了turtle绘画函数库,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同学们体验Python编程的乐趣,深深吸引学生参入课堂,课堂逻辑清晰,也设计了许多与学生的互动,最后部分引入了AI辅助编程的环节,让同学们初步体验AI技术的强大,整堂课学生非常感兴趣,参与度高,课程环节完善,整体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实习老师罗陈语授课内容为第四章第一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这个内容的教学用了两节课来讲授,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选择的案例十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时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得到提升。通过这些典型案例,学生能够形成对技术的亲近感,发展创造性思维,深刻认识人机关系就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养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未来发展、终身学习、美好生活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所必需的学科核心素养。在这次公开课后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教态可以更亲切自然,语言组织上也需要更精炼一些。

智慧碰撞,共谋发展——共同参与教学研讨
郑志群老师与海桂学校信息指导教师吴天翔、李燕娜老师,对七名实习生的公开课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实习生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已经逐渐适应了教学工作,并展现出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他们精心设计的课程,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当然,在评课过程中,老师也指出来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有些实习生在课堂小结环节没有很好地利用板书进行总结;有些实习生对个别学生的回答不能给予及时地、恰当地评价;还有些实习生在任务设置上缺乏层次性和多样性,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够理想。针对这些问题,老师都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希望能够帮助实习生们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评课结束后,各位老师与实习生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这次评课活动让他们受益匪浅,不仅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学到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他们将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未来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温暖关怀,助力成长——郑老师关心实习生实习生活
郑老师不仅关注我们的教学工作,还特别关心我们的实习生活。她抽出时间与我们深入交流,询问这两个月我们的实习感受,鼓励我们分享所见所闻。我们讲述了站上讲台的紧张与兴奋,分享了与学生互动的趣事,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郑老师耐心倾听,并关心我们是否遇到困难。我们吐露心声,提到了教学上的困惑和与学生沟通的问题,郑老师给出了宝贵的建议。
此外,郑老师还详细询问了我们的吃住体验等,他的关怀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激励我们不断前行、不断成长。

回顾与展望——郑老师指导实习工作的总结
在实习期间,七名实习生不仅承担了教学任务,还兼任班主任,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他们的工作职责包括维持学生早读晚读的秩序、组织自习课的学习内容,以及带领学生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类竞赛活动。这些经历让实习生们深切感受到学生的青春活力,并参与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实习教师的角色对于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至关重要,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和班级管理经验,也为实习生们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在授课过程中,指导教师的点评和讨论为实习生们的成长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相信,在这样积极的交流和指导下,实习生们将不断进步,为教育事业贡献更多精彩。
此外,实习经历还显著提升了实习生与同事及学生的沟通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时间管理和纪律意识,并锻炼了耐心和毅力。这些宝贵的经验不仅为实习生们积累了必要的教学技能,也极大地增强了他们成为合格教师的信心。

最后,我们对海南师范大学的教师们在琼海市海桂中学的指导工作表示祝贺,期待他们在未来的教学生涯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为学生们开启更广阔的知识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