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班会:“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纪念九一八事变”
9月14日,海南师范大学的实习老师在各自的班级主持班会:“纪念一个特殊的日子——九一八事变”。
93 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开启了侵华战争的罪恶序幕。实习老师通过播放视频和图片等资料,向同学们介绍了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讲述了在九一八事变中,中国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同时,强调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开端。
实习老师结合九一八事变,对同学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讲述了许多抗日英雄的事迹,如杨靖宇、赵一曼等,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也让同学深知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 班会进行过程中,实习老师提出问题:“九一八事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各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依次上次发言,大家都认为,九一八事变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同时,我们也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习老师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了同学们的积极思考和深刻认识。
班会最后,实习老师总结:“今天的班会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意义和启示意义。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庆中秋活动:海桂学校迎中秋,团扇绘制传情谊
活动前夕,海桂学校活动负责人介绍活动背景与目的: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通过集体绘制团扇的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增进师生情谊,共同庆祝中秋佳节。学校领导在活动中致辞,表达对活动的期待和对师生们的节日祝福。
活动过程中,美术带教老师与实习老师们相互配合,进行团扇绘制的示范和讲解,包括色彩搭配、绘画技巧等方面,激发大家的创作灵感。随后,师生们分组开始绘制团扇,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的画明月高悬,有的画嫦娥奔月,有的画桂花飘香,还有的写下了对中秋的祝福诗句。在绘制过程中,师生们互相交流、互相帮助,气氛热烈而融洽。老师们耐心地指导学生,学生们也积极地向老师请教,共同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团扇作品。
最后,主持人在总结发言中对专业、实习老师与同学们的积极协作和付出表示感谢,再次强调本次活动的意义在于传承传统文化,增进师生情感,丰富校园生活,并送上真挚的节日祝福,同时鼓励大家今后继续发扬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协作,继往开来。
三、阅读悦美,共沐书香:阅读推广人王辉娜老师分享书籍——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许三观是一个平凡而又真实的人物。他没有伟大的理想和抱负,只是为了家庭,为了生存而不断地卖血。他的每一次卖血,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沉重与无奈。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卖血似乎成了他唯一的出路。他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家人的温饱,换来了儿子的前途,也换来了自己对生活的一丝希望。
正如分享会中所说,“在许三观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和不屈”。我们知道,书中的情节虽然充满了苦难,但也不乏温暖与感动。许三观与妻子许玉兰之间的感情,虽然时有争吵,但在关键时刻,他们总是相互扶持。他们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而许三观对儿子们的爱,更是深沉而无私。他为了儿子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一次次地走向卖血的道路。这种伟大的父爱,让人动容。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在困难面前,有的人自私自利,有的人却能伸出援手。许三观在卖血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有的善良,有的冷漠,正是这些人,构成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画卷。
通过这次读书分享会,我们不仅对《许三观卖血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在交流中拓宽了自己的思维视野。我们看到了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它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引发我们的共鸣,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汲取前进的力量。
此次读书分享会虽然结束了,但书中的故事和所传达的精神将继续在我们心中回荡。希望我们能以此次分享会为契机,更加热爱阅读,在书籍的海洋中不断探索,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为我们的人生增添更多的色彩。
四、“魅力地球,多彩世界”:地球仪模型制作活动
在地理组的课后活动中,实习老师们通过播放教程课件和实际演示,详细讲解地球仪制作的步骤和方法,并向学生们介绍地球仪制作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以及实习老师的辅助下,海桂学生们按照教程步骤,开始制作地球仪。首先用铁丝制作地球仪的支架,再在乒乓球上绘制经纬线,同时使用直尺和圆规辅助绘制,确保线条的准确性。接着,用颜料和画笔给地球仪上色,标注出七大洲、四大洋、重要的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信息。最后,用贴纸等装饰地球仪,增加美观。
活动过程中,实习老师和海桂学生们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创造力,不仅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设计方案,认真细致地完成每一个制作步骤,而且还在制作地球仪的过程中,更加直观地认识了地球的形状、结构和地理分布,对经线、纬线、赤道等重要地理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次学生制作地球仪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它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也增进了实习老师和学生们的情谊,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每周例会
周三下午三点,海南师范大学驻海桂中学实习点的领队刘阳老师在实习老师备课室召开每周例会。例会内容包括日常配合工作、周末出行安全等方面,强调各位实习老师在校园内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以身作则,积极配合指导老师完成工作,积累自身的教学经验,并鼓励实习老师们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做好学生周末出行注意安全提醒。
六、听课活动
实习第三周,实习生们齐聚课堂听课学习。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这些职场新手深深叹服。每次互动,都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我们对职业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听课过程中,大家积极提问,共同探讨,这种学习氛围让我们感到特别充实。原来,学习不仅是个人的事,更是团队合作的过程。
三周的实习,我们从最初的迷茫到现在的逐渐适应,每一次的听课都是成长的见证。我们学会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明白了持续学习的重要性。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们职业生涯中宝贵的财富。
七、2024年海南省青少年程序设计大赛海桂学校海选赛
在海桂学校充满活力与创新的校园氛围中,一场紧张而精彩的青少年编程比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实习老师以饱满热情,穿梭于学生之间,耐心专注地解答学生的每一个疑问。当学生们面对复杂代码愁眉不展时,实习老师轻轻俯下身,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鼓励他们仔细分析问题所在。 当一位学生遇到困难时,实习老师立刻走到他的身边,仔细查看代码,然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问题的关键,拿着笔在草稿纸上画出流程图,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赛过程中,实习老师始终保持着冷静和沉着,并不断为学生加油打气,给予学生信心和力量。当学生们成功完成一个功能模块时,实习老师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认可。
在实习老师的帮助下,海桂学校的学生们在这场青少年编程比赛中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用一行行代码编织出属于自己的梦想,展现出了新时代青少年的风采。而实习老师,也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们一起成长,一起收获,成为了他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