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2日下午,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实习巡回指导教师张所帅老师同乐东中学初中语文组甘雪晶老师、邓玉珍老师、孙鸿芳老师和林建娜老师,以及4名在乐东中学参加教育实习的语文学科实习同学一起进行了听评课指导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实习生的教育教学水平,夯实教学技能,促进实习生更快、更好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由巡回指导教师张所帅老师协调组织开展,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和实习生共同合作完成。听课活动共有两节,分别由乐东县乐东中学初一语文教师邓玉珍老师和顶岗实习生谢鑫泽同学承担。
(谢鑫泽正在为同学们授课)
第一节课由实习生谢鑫泽同学和初二(3)的同学共同合作完成。虽然来实习学校只是第二周,但谢鑫泽已经在“准教师”的岗位上渐入佳境,他讲授的是课文是《藤野先生》。正式授课前,谢鑫泽通过带领同学回顾基础知识引入本节课所学内容。在使同学们明晰本节课教学目标后,紧扣“一段经历”“一个形象”和“两种感情”,通过“以事知人”“思考探究”和“研读结尾,体验情感”三个活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对文本进行梳理分析,对作者的心路历程和情感变化进行探索和思考。在运用生动语言讲授知识的同时,谢鑫泽不忘与学生展开互动,将问题抛给学生,鼓励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答案。整堂课思路清晰,生动有趣,给其他实习同学树立了榜样。
(各位指导老师与实习生们共同听课)
第二节课由邓玉珍老师和初一(2)的同学共同呈现。
(邓丽珍老师正在为同学们授课)
邓老师所讲课文的标题是《秋天的怀念》。课堂伊始,以“母亲”为话题引入新课,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各位同学的预习成果,课堂的氛围很快活跃起来。接着进入第一个环节,初读感知。邓老师通过集体齐声朗读的方式使同学们在字里行间感知儿子的爱意与母亲的爱意,体会亲情的珍贵和母爱的伟大。
第二个环节,触读对比。通过阅读关键句子,引领同学们主动思考儿子与母亲爱意的巨大差距。第三个环节,品读体悟。上课并非一味地讲授,在给出“抓关键词”“抓人物描写方法”的提示后,邓老师指导同学们带着问题再读课文,通过自身探索体悟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和讨论。随后,邓老师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师生合作共同完成了学习内容的总结。
(各位指导老师和实习生们正在做听课记录)
上课过程中,邓玉珍老师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两节课后,张所帅老师与实习同学以及个别实习指导老师在教学楼教师会议室一起进行了评课教研指导活动,实习同学分享自己的听课心得以及个人思考。
(指导老师与实习生共同进行评课教研指导活动)
结合一周的听课学习和今天的上课经历,实习生苏荣鑫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感悟。
(实习生苏荣鑫分享心得感悟)
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课堂上,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应该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与学习。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正确地运用教学方法,会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例如邓老师在讲解《秋天的怀念》一文时,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感悟作者情感。
(实习生张馨月分享心得感悟)
实习生张馨月认为:老师对于课堂的整体把握是很重要的,针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情,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应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领学生自己思考发现知识。
(实习生谢鑫泽分享心得感悟)
实习生谢鑫泽谈到上课经历时说道:在准备教学资料的过程中,应该要充分考虑当前班级同学的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地分析与安排,结合新课标要求,着重把握教学重难点,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条理清晰,表述准确。对于自己的教学表现,谢鑫泽认为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个人的表述太多,没有很好地将课堂主动权交予学生,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方法还有待改进。
(实习生羊梅香分享心得感悟)
实习生羊梅香在本次教研活动中谈道:“通过听课,我认识到授课老师要以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巧妙设问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使课堂氛围活跃而有序,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如此,我们也要区分不同课型的教学方式,聚焦课文重点,合理设置活动,切实使学生有所收获。”
(邓玉珍老师和林建娜老师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样参加评课指导活动的邓玉珍老师向大家讲解了自己的备课思路以及上课的具体做法。另外几位参与活动的语文组指导老师也对两位老师的教学过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邓玉珍老师谈及本节课时说道:“这堂课以‘三读’为学习目标。何为‘三读’?初读、触读和品读。”邓老师表示,她以“爱”为抓手,让学生在多次朗读与活动中感知文中“儿子”的爱意,“母亲”的爱意,并将二者进行对比,由此体悟母亲伟大无私的爱。
林建娜老师补充道:“我认为邓老师的标题可以更加简短整齐一些。例如任务二可以改成触读——感知爱,这样与任务一对标,对于公开课来说更加整齐好看。”
(甘雪晶老师和孙鸿芳老师发表自己的看法)
孙鸿芳老师对邓老师的课堂有独到的见解:“爱是永恒的话题。我认为不管是母亲的爱还是儿子的爱,都是不能用来对比的,一旦对比了,性质就不一样了。还有辅助资料固然能让学生增加一些常识,但公开课的课件不宜出现太多文字,简洁的文字有助于学生更轻松地学习知识。”
甘雪晶老师对实习生谢鑫泽的课堂表现表示了肯定:“谢同学刚来实习不到一周,有这样的表现说实话我被惊艳到了。刚开始十分钟谢同学还有一些拘谨,但是越到后面他就越放得开了,简直就像经验老到的老教师一样把握住了课堂,很优秀。”
最后,张所帅老师针对两节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个人建议。
(张所帅老师针对备课工作提出建议)
针对备课工作,张老师提到:“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需要,可以合理采用多种导入方式,如运用问题式导入法,通过引领学生了解文章创作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在课件资料准备过程中,应注重少而精,不宜准备过多繁杂冗长的课件,要将课堂的主动权更多地交予学生,要自由、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
(张所帅老师针对课堂教学提出建议)
针对课堂教学,张老师给出以下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接触文本,不要在台上一味地分析。在讲解文章内容时,应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内容,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抓住“文眼”,在课文中对关键性词句进行理解与掌握。在布置作业方面,应落实基础。在巩固课堂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拓展作业。”
(张所帅老师与实习生聊起实习生活日常)
除了听评课,张所帅老师还结合教育实习工作的总体要求,就实习期间实习生的生活安排、身心调适、纪律要求及其他相关事项与大家进行交流,提醒各位实习生要时刻以教师的身份来看待自己,全身心投入实习工作,争取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全体师生合照)
本次活动让各位实习同学受益匪浅,他们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在接下来的实习工作中不断努力,绽放自己教书育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