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后,海南师范大学王红晨老师马不停蹄地赶往澄迈县的几所中学进行听评课活动,同时对台风危害情况进行简单询问,鼓励来实习的海师学子迎难而上,彰显教师风范。
1.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海南外国语学校
9月9日王红晨老师来到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海南外国语学校听评课交流。
(王红晨老师和北外实习老师听课场景)
第一节课由实习指导老师聂勇老师和高二(6)班同学进行共同呈现。
聂勇老师讲课的内容是串并联电路,老师由复习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开始引导学生分析,最后得到串联电路分压和并联电路分流的原理。由原理延伸到应用——改装电表。整一堂课中,聂勇老师用饱满的情绪,清晰的思路使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更加深刻,课堂十分活跃,其整洁清晰的板书帮助学生们对课堂重难点有了更好的分析和理解。
第二节课由实习指导老师刘菊珍老师和初三(8)班同学共同呈现。
刘菊珍老师讲课的内容是熔化和凝固。上课前,老师先复习了熔化的相关知识点,由一道例题出发,引导同学们回答。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重要知识点。在上课过程中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回答问题。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从熔化的知识点中得到凝固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区分,并通过例题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让学生收获颇丰。
课后王红晨老师与实习生们进行交流,实习生们纷纷分享自己在听课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王老师充分赞扬聂老师与刘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和深厚的专业素养,指出两位老师在课堂中的板书板画以及对教材的把控值得实习生们好好学习。王老师带着实习生分析两位老师的上课方式与教学思路,引导实习生在面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应该如何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能更好的吸收新知识。最后王老师让实习生们在实习期间好好与指导老师交流学习,在学习中要学会反思自己还有哪里没有做好?能不能做得更好?如何做得更好?从这三个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
(王红晨老师和北外实习老师合影留念)
2.澄迈中学
9月14日王红晨老师来到了澄迈中学,与澄迈中学的三位实习老师一起听课评课。
(王红晨老师和澄中实习老师听课场景)
第一节课由实习指导老师王德雄和高二(17)班的学生共同呈现。
这节课内容是“静电场的能量”,王德雄老师首先回顾了静电场中电势能,电势,电场力做功,电势差等一系列概念,其中,重点讲解了电势能和电场力做功的关系。先学后练,讲练结合,在讲解完概念之后,王老师设计了从简单到复杂,从选择到计算的练习题,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另一方面接收学生的反馈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第二节课由实习指导老师陈扬斌和高一(5)班学生共同呈现。
这节课内容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时间 位移”,课前,陈扬斌老师复习了上节课讲过的参考系、质点的有关知识点。讲新课时,老师十分注重联系实际,讲位移的时候,列举了海口到金江的不同路径,通过板书演示,帮助学生辨析路程和位移的概念。讲时间的知识点时,老师在考察学生对年龄的计算方法时,仍然通过作图的方法,引导学生辨析“时间”和“时间间隔”两个概念。
第三节课由实习指导老师何运敬和初二(4)班的学生共同呈现。
这节课内容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机械运动,何运敬老师先通过提问学生机械运动的定义,帮助学生回顾知识,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举了丰富的例子,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特别提出的是,老师有意举了卫星,飞机,空间站等高科技的一些事例,提出中国在这方面的科技实力,体现了物理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态度与责任”,之后通过课本及练习册上例题习题的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接收学生反馈,帮助学生树立寻找参照物的习惯,建立相对的思想。
三节课过后,王红晨老师及时与实习老师评课与交流。首先,王红晨教授对澄迈中学的老师课堂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各位老师的风格,长处,倡导我们实习老师要认真学习老教师们的优点,同时,也对课堂上的一些困惑之处发表一些看法,并提出一些更好的处理办法。
其次,总结了我们这几次的听评课,指导了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一堂课,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评价课堂:1.课前一定要备课,通过熟悉课本和课标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等; 2.听课过程中要做好记录,重点听上课教师是否体现了教学目标,用的什么教学方法,是否突出了重难点以及怎么样突出重难点;3.要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老师优秀的教学方法。
(王红晨老师在澄迈中学与实习老师评课与交流)
3.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
9月14日下午,王红晨老师赶到华迈与实习老师一起听课评课。
课堂由实习指导教师胡龙和初二(10)班的同学共同呈现。胡龙老师紧扣教材,借助PPT将自然界中的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斗转星移与生活中跑步等运动现象形象的展示在同学们面前,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接着胡龙老师通过讲解诗人、画家和音乐家对运动的不同角度描述,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家怎么来描述运动,接着通过“教师走向讲桌”的教学活动生动引入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相关知识,通过大量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思考物体的“运动”与“静止”。
讲解完相关知识点后,胡龙老师借助学生任务单与多媒体设备例举相关典型例题,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增加学生互动和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随后,胡龙老师引导同学们对典型例题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了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要经历的三个过程。紧接着紧扣课本和学生任务单的习题再次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悟。最后,胡龙老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小总结。
听课活动结束后,王红晨老师与指导老师及实习生进行了评课教研活动。王红晨老师指出了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了胡龙老师的优秀教学活动。同时,王老师也指出物理学科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物理不仅仅是一门关于“是什么”的学科,更是一门探讨“为什么”和“怎么办”的学科。老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引导他们从现象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验证来揭示物理规律。老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讨论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设置具有层次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层层递进,主动探索,而非单纯灌输知识。
最后,王红晨老师对实习生后续实习进行了指导,内容包括如何备好课,讲好课和评好课等等。王红晨老师尤其强调实习生一定要认真做好课后的反思工作,如:本节课教学目标是什么,是否达到,没达到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等等。作为实习生,这次听课经历让我受益匪浅。我意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良好的教学技巧和对学生深切的关爱。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比如如何更好地掌控课堂节奏、如何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这些都将成为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动力。巡课老师的专业指导和悉心点评更是让我如沐春风。他们不仅指出了我们在听课过程中的观察点,还分享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心得,让我们对教育事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王红晨老师与华迈实习老师一起听课)
按照原来的教学进度,是有部分实习老师要走上讲台的,但是台风的出现打乱了进度,所以这次听评课活动没有评到实习老师的课,这是遗憾的地方。对此,王红晨老师提议我们后面录制上课视频,通过线上平台评课,帮助大家发现不足并改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红晨老师的指导为我们的教育实习点亮了一盏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海师学子吸取来自前辈的知识养分,扎根教育大地,未来必定开花结果,一代代教育事业前赴后继,薪火相传。